20020513靈隱寺、杭州西湖、岳王廟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
當時印度僧人慧理 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
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北宋時,有人品第江南諸寺,氣像恢宏的靈隱寺被列為禪院五山之首。
今日靈隱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礎上陸續修復再建的,全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
大雄寶殿原稱覺皇殿,單層三疊重檐,氣勢嵯峨。殿正中,佛祖釋迦牟尼像高踞蓮花座之上,妙相莊嚴,頷首俯視,令人敬畏。
釋迦牟尼造像 靈隱寺的原釋迦牟尼佛像,在1949年因大雄寶殿正梁被白蟻蛀空倒塌裡被毀。
現在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時,由浙江美術學院的雕塑家和民間藝人們采用唐代禪宗佛像為藍本共同精心設計的。
這是我國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釋祖像後壁為《五十三參》彩繪群塑,共有姿態各異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
清康熙南巡時,他看到山下雲林漠漠,整座寺宇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霧之中,顯得十分幽靜,於是就賜名靈隱寺為"雲林禪寺"。
現在天王殿前的那塊"雲林禪寺"四個巨匾,就是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
龍井問茶-龍井之西是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著稱于世。
一九八五年,龍井問茶入選新西湖十景,從此,不僅這裡的茶葉,而且連這裡的風景也身價倍增。
西湖為杭州最著名的景區,它位於杭州西面湖岸周長15公裡,面積約5.6平方公裡,三面環山,層巒疊嶂,天生麗質。
西湖的景致隨著四季變化,春天的“蘇堤春曉”,夏季的“曲院風荷”,秋季的“平湖秋月”,冬季的“斷橋殘雪”,都令人嘆為觀止。
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平湖秋月。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上。南起南屏路,北接曲院風荷。
宋代文學家蘇軾于1089年任杭州知州時,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橫貫湖南北,全長2.8公里。
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朴美觀。堤旁遍種花木,春季桃紅柳綠,景色尤佳。
漫步堤上,看曉霧中西湖甦醒,新柳如煙,春風駘蕩,飛鳥和鳴,意境動人,故稱“蘇堤春曉”曉為“西湖十景”之首
。
蘇堤上還栽植玉蘭、櫻花、芙蓉、木樨等多種觀賞花木,一年四季, 紫嫣紅,五彩繽紛。
而時序變換,晨昏晴雨,氛圍不同,景色各異。如詩若畫的怡人風光,使蘇堤成了人們常年游賞的地方。
岳王廟」位於西湖旁邊的北山路上,就在蘇提過了「曲院風荷」之右。
南宋高宗皇帝聽信秦檜的挑撥,一天之內下十二道金牌,召名將岳飛班師回朝,回朝後解除其兵權,以「莫須有」的罪名,於杭州大理寺賜死岳飛(1142年),當時岳飛年僅三十九歲,從此南宋元氣大傷,最終走上敗亡的命運。
岳飛死後於1163年改葬於此地,而「岳王廟」則是在宋寧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時始建的。
進入廟堂內,迎面就是一尊高高大大的岳飛像,肅穆莊嚴,氣宇軒昂。
岳飛像的兩旁吊掛著一幅對聯: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拍千尋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
虎跑泉的得名,始於佛教神話傳說,實際上這是歷史上西湖名泉的開發、保護、利用乃至留存與佛、道信徒及寺觀興衰休戚相關的一種世俗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