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遊輕鬆
第一天-台南
赤崁樓創建於1653年,是台南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古蹟,赤崁樓從荷據時期便是行政中心。(整修中)
安平古城壁(一級古蹟)-荷人於1633年1月完成,城堡規模共分內城、外城兩部份。城壁是用糖水和糯米汁搗蜃灰、砂等疊磚而成。
台灣城殘蹟(一級古蹟)-全長二十七公尺,老牆斑駁;歷經歲月刻畫,仍隱約可見「鐵剪壁鎖」的痕跡。
大天后宮(一級古蹟)-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大天后宮,俗稱「媽祖樓」,它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
天后宮
成功大學
老榕樹是來自於日本,百年來不只成為成大地標,更是台南市民休憩的好地點。
台南中國城-地下一樓打通成為著名的中國城地下街,這裡的地下街集臺南小吃之大成。
曾文水庫是台灣最大的水庫,位於嘉義縣大埔鄉與台南縣楠西鄉交界的柳藤潭峽谷。
原為補烏山頭水庫水量的不足而建造,目前旅遊地點有曾文青年活動中心、鳥宮花園、大壩景觀區、東口營地等景觀地。
曾文水庫湖面山光水色,煙波浩瀚,兼具秀麗與雄壯的景觀特色。
曾文大霸長400公尺,高133公尺,水域面積達十七平方公里。在此可遠挑水庫周圍的湖光山色。
中埔吳鳳廟(三級古蹟)-又名阿里山忠王祠,位於中埔鄉社口村。
吳鳳,清時福建漳州平和人,為「阿里山通事」,村民崇其忠義,主祠祀之。
第二天-南投仁愛鄉(建村、建村姊)
杉林溪位於溪頭往阿里山之 中途站,隸屬南投縣竹山鎮,海拔1600公尺。
具原始自然景觀,古木蒼天,層巒疊翠, 飛瀑流泉,景色清新怡人。
因杉林溪流經岩塊受侵蝕而形成的石洞,水入洞中,有如水井一般,深不可測,即是石井磯。
自石井磯往下游數十公尺,地勢呈直角下降,使水急遽向下傾注,形成一道氣勢如虹青龍瀑布。
嵐霧瀰漫之際,飄渺靈秀,猶如人間仙境。
第三天-南投集集
集集大樟樹-樹齡約七百多年,高度約卅公尺,胸圍五點三公尺,胸徑一點七五公尺,樹蔭面績九百零八平方公尺。
集集火車站-採純檜木建材,外型極為典雅拙撲,據今已六十餘年之歷史,為目前本省僅存之少數古老火車站。
集集綠色隧道-這就是臺灣唯一的樟樹綠色隧道。
集集隧道
明新書院-位於永昌國小內,是集集每年祭孔的地方。
於民國七十四年列為三級古蹟,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為清代南投縣內四大書院之一。
主祀文昌帝君,制字先師,紫陽夫子等聖賢,當時名為書院,其實是義學,由粵儒陳國安執教。
水里蛇窯是台灣現有,最古老、最具傳統鄉土文化的柴燒窯。
窯身長達百餘台尺,以木柴為燃料,柴灰落在坯體上,以致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和樸拙的質感,這是為現代窯所無法取代。
日月潭位於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是本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湖面遼闊,風景秀麗,聞名中外。全潭以光華島為界,北部如日輪,南部如月鉤故名「日月潭」。
早在清朝時期就被稱為台灣八景之一。
日月潭海拔760公尺,湖面周圍35公里,面積達一百多平方公里,四週建有環湖公路連接各風景點。
如涵碧樓、慈恩塔、玄奘寺、教師會館、光華島、德化社、山地文化村、等都是知名的遊覽勝地。
台灣光復後被稱為光華島,其寓意概取為「日月光華」及「光耀中華」之意。
因賀伯颱風造成道路損壞,一台房車陷在泥濘中無法動彈,索性陪他們等待救援並在山上欣賞風景。
第四天-月珠表妹
東海大學教堂原名亨利.魯斯紀念教堂,又名「路思義教堂」,六角型的平面,外屋面採用黃色菱形瓷磚瓦與牆面合為一。
圖書館
龍山寺-聞名中外的鹿港龍山寺,號稱為台灣佛教開山寺,是乾隆51年由鹿港八郊士紳所重建。
佔地1600坪,擷取泉州開元寺的建築精華,宏偉典雅而莊嚴肅穆,是鹿港八景之首。
有『台灣紫禁城』的美名,被譽為建築學瑰寶,係內政部指定之國家一級古蹟。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朝永曆元年 (西元1647年),於1936年所重建,而呈現今之風貌。
鹿港天后宮與鹿港龍山寺、鹿港文祠,並列鹿港三大古蹟。
天后宮供奉的是福建沿海一帶,海上救難護佑漁民出海作業的媽祖。
據說當年清廷就是靠媽祖的保佑,才能順利取得台灣,此後便將神像留在鹿港祭祀。
天后宮建築宏偉華麗,廟內的雕刻精緻華麗、饒富古意。
香火鼎盛的天后宮,每逢3月23日媽祖聖誕,人潮絡繹不絕。
鹿港民俗文物館-矗立在這饒富中國古典風味小鎮中的此棟佔地一千三百餘坪歐式鐘樓型建築顯得特別突出。
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的辜氏故居,其建築師與建材竟與台北之總統府相同。
外婆家-頑皮的表兄弟。
第五天-建汀表弟
中興新村-中興新村為台灣省政府所在地,位於南投市與草屯間的虎山山麓,是台灣首座新市鎮。
在第三天受困的道路入口前有個警告牌,警告道路中斷請改道。
第六天-雙龍瀑布
建民表弟
阿姨家-台中太平鄉
第七天-雲林秋敏
雲林技術學園
秋敏家田園風光
第八天-台南白河蓮花
白河鎮素有蓮鄉之稱。每年的六月開始,在這個陽光燦爛的小鎮裡,迎面可見一池池盛開綻放的蓮花。
迎面撲鼻的香氣和花兒多采的樣貌,為小鎮增添了不少綺麗風光。
自六月到八月,這段蓮花盛開的季節裡,小鎮也舉行「白河蓮花節」。
「蓮花」就是「荷花」。只是「荷」代表的是花和葉的總稱,而「蓮」代表的則是蓮子的部分,也就是蓮花的果實。
宋朝的詞作家周敦頤就曾寫過膾炙人口的愛蓮說,讚盛蓮的美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直」。
蓮原產於印度,但約100前才由日本引進,其中以白河地區為主要產地,栽植面積達180公頃,佔全省總栽培面積的三分之二。
關仔嶺水火同源名列臺灣七景之一和臺南縣八景之一。
水火同源又稱水火洞,崖壁有天然氣冒出,經點燃後火焰永不熄滅,於是形成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的「水火同源」特殊景觀。
由於鄉人迷信,視此現象為神跡,在日據時代,並刻有一尊石佛—水火神君(不動神君)在出火處之上,以供鄉人膜拜。
據說此景有一神話傳說,遠古時代火龍與水虎決一勝負卻兩敗俱傷,最後火龍化為火,水虎化為泉,變成了如今水火同源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