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10菁桐古道、石荀尖
菁桐古道-平溪群峰阻隔,清領時期水返腳(今汐止舊名)人翻山越嶺、跋涉山林,入山菁桐坑墾荒落戶,居民來往平溪、汐止兩地。
挑扁擔運送菁桐、大青、薯榔、糧食、茶、煙草、鴉片…等物資,而踏踩出來的一山林小徑,距今已有百年以上。
層層山巒、青山翠谷,植物資源豐富,原生林帶綠蔭濃密,鳥叫聲不絕於耳,頗有原始野趣。
菁桐古道路途地形變化多端,平緩、陡峭、迂迴盤桓,正是登山者腳力的考驗。
石筍尖,標高474公尺。因其形如竹荀破士,聳立山頂,與天銜接,因此得名。
山頂處有一天然形成的石椅,被稱為「皇帝椅」。因此石筍尖又被稱為「皇帝椅山 」。
鄉民傳說命薄的人最好不要坐以免折福,坐在上面確實有「君臨天下」之威。
山勢陡峭,與薯榔尖,峰頭尖並稱為平溪三尖。其中以石荀尖因外形而最具特色。
山頂為一巨大裸岩,登頂眺望,視野極佳,而360度環繞眼界所及,皆是綿延山峰。(12張環境照)
由石荀尖另一邊下去,由於山形險峻,下崖必需拉著繩索小心往下爬。
石荀尖
幸好巧遇三重健行登山會的陳領隊來此探路,這段險惡的山路由他帶頭,並且在旁指點,我才能安然走過這段險路。
隨著登山路線,又爬到一個至高點欣賞風景。
山路可說一個比一個驚險,沒想到我會爬這麼徒峭的山壁。
由於陳領隊趕時間,走到比較安全的山路後就先行離去,隨著樹枝上綁的登山隊字條,終於走到好走的菁桐古道。
肉板卡(卡字應為"山+卡")。為日據時期保甲路,為維護治安防而在此設置隘門。
汐平公路最高點的盤石嶺,原本有塊大石,先民往來汐止、平溪,必須經過此處,盤石而過,故名「盤石嶺」。
盤石嶺旁有個古早式手動抽水幫浦,抽出的山泉水清涼透心,水質似乎蠻乾淨,還喝了好幾口泉水。
上方山岥頂有個涼亭,在這裡乘涼休息恢復體力。
在汐平公路入口相識一隊旅客,當時大伙討論著要走汐平公路或是古道回菁桐。
最後分為兩隊,一隊走汐平公路,我和友善的一家人結伴同行走古道。
「魔神仔洞」,當地人傳說山洞住了「魔神仔」,會迷惑登山客在山裡亂逛。
回程就真的是走菁桐古道,平坦路況果然好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