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2小粗坑古道、九份
小粗坑古道可通往九份的頌德公園
這次有兄弟車一同出遊
系出同門精工204
FZII-阿仁
古道不可缺少的重要主角-福德正神。看護著過往的旅客
萬綠叢中一點紅,走近一瞧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好神。
小粗坑為顏雲年發跡之處。日據時代,台灣五大家,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彰化辜家、高雄陳家。
日本據台,接管九份金礦,但不諳台人習性,無法有效管理礦區,遂將小粗坑礦區委託精通日語的顏雲年承辦開採。
顏雲年銳力經營,遂逐步擴大事業規模,而成為九份平溪一帶的礦業巨子,成就顏家為台灣五大家族之一。
小粗坑分班遺趾
校園內的巨碩老樹,枝葉繁茂,樹下空蕩的盪鞦韆、佈滿青苔的石牆,很能夠觸動旅人的情懷。
升旗台依舊佇立著,讓人不由自主向它敬禮示意。
盪鞦韆是童時回憶中最簡單但充滿趣味及激剌的遊樂設施。
木塊大都有腐壞的狀況,也因為長久無人使用而長滿青苔。
踏上古董級的鞦韆,再度感受盪鞦韆的樂趣。
台灣熊蟬已脫化的蛹
這傢伙竟然穿著騎車用的防摔靴來走古道,真猛。
九份-金山宕位於基山街與崙頂路交叉口下方,主神為觀世音菩薩
廟依山壁而建佔地不大,卻是很有地方的特色。
廟前的平台,可供人休憩觀景,視野也很不錯。
要出發了但還在和周公下棋的幹哥,也趕上加入我們的行列。
走102公路,再次拜訪大粗古道上的天橋。
和橋頂上的人閒聊後才知道他們並非遊客,而是為了尋找古早的舊居而來。
當時這裡有兩百戶人家,雖然榮華已不復存在,但仍有當時曾居住在這的長輩專程回來尋根。